前不久,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暨先进制造业集群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工信部与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对三地联合共建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情况做了介绍。
工信部会同京津冀三地联合绘制产业链图谱,开展跨区域强链、补链、延链,合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北京高精尖产业的竞争力大幅度的提高,天津全国先进研发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河北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起的产业的培育成效明显。
目前,京津冀地区共拥有7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5个由三地联合共建,分别是京津冀集成电路集群、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集群。
京津冀是国内最主要的集成电路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集成电路产业链条完整。2024年1至11月,三地集成电路产量258.35亿块,同比增长19.8%,实现出售的收益约2600亿元。
京津冀集成电路集群规模持续壮大的同时,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内企业合作紧密。
在京津冀,小米SU7零部件采购占比22%、北京奔驰采购额超50%。京津塘高速“燃料电池+无人驾驶+北斗导航”全线亩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在产业链攻关方面,三地围绕京津冀汽车产业链“卡脖子”环节,推动22项卡点攻关,已实现规模应用车载操作系统等4项卡点攻关成果。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表示,三地将加快形成产业联合攻关、互补共建机制,全方面推进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制造—应用”全链贯通发展,推进“车路云一体化”跨区域多场景商业化稳健运营。
京津冀强协作、重创新、促提升,构建了“核心带动、园区支撑、链群融合、协同共进”的生命健康产业格局,着力打造国内首要、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原始创新策源和先进制造高地。
三地打造了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医药服务、“BT+IT”(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全产业链,贯穿了研发、临床、生产、销售的全流程。集群企业6000多家,总产值超4000亿元,占全国比重20%以上。该集群创新实力全国领先,建成多个领先的专业方面技术服务平台。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尹继辉介绍,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总实力全国领先,集群总规模超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一半。京津冀算力规模占全国1/3以上,智能算力占全国比重超25%;AI大模型共有53个,占全国的45%。
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集群于2024年获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该集群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82家,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5个。
京津冀区域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企业众多。三地按照“龙头带动、串珠成链、链群协同”的思路,发展形成了以石家庄、唐山为核心区,以北京丰台、房山,天津滨海新区,河北张家口、邢台、秦皇岛为重点区的“2+6”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群格局。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郝莉笑表示,下一步,三地将坚持创新引领、场景牵引、区域联动,通过补链、强链、延链,实现产业实力、企业竞争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大幅度的提高。(记者米彦泽)
从1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持续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河北省公路相互连通水准不断提升,5个衔接京津干线公路项目建成通车,新增接口4个,拓宽1个,联通京津干线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着力解难点、疏堵点、去痛点,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础和保障。
不断完善雄安新区综合交通体系。2024年,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持续完善,京雄高速二期工程全面开工,省道S327廊坊段、沧州段建成通车,省道S524、省道S603等项目加快建设。雄安新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有序推进,7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全面完成,“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运营”试点获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效突出任务”。
持续加密京津冀衔接干线年,厂通路全线通车,为两地群众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大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行时间缩短约30分钟。京蔚高速全线贯通,打开了北京通往河北的“西大门”。承平高速河北段建成通车,承平高速北京段正加快建设,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届时承平高速将成为承德进京第二条高速通道。京新京藏联络线建成通车,有效分流北京市过境货车,缓解北京市区交通压力。涿州市松兰路与北京市长双路通车,河北再添一条便捷进京新通道。
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港口群方面,2024年,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达14.05亿吨,同比增长3.1%,唐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2位,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出更大作用。机场群方面,邢台褡裢机场通航,张北通用机场投用,全省运输机场、通用机场分别达到7个和22个。
稳步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客运方面,河北省延续旅游包车周末和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2024年免费通行116万辆次,免收1.8亿元。定制快巴增点扩面,2024年新开通涿州至北京、雄安新区至北京线条、支线年,全省运输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铁路货运量占比较2023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公转铁”取得明显成效。
着力完善协同管理机制。强化机制落实,2024年,河北省与京津召开对接会20余次,合力推进京蔚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共同组织召开京津冀三省市交通一体化统筹协调小组联席会,签署6项合作协议。(记者曹智 见习记者何慧超)
亿晟公司于2022年在桃城高新区落地,主要生产塑料拉伸格栅、土工布、复合土工膜等建筑工程材料,经济效益一直不错。近期,公司更是日夜开工赶订单,但是由于下游企业效益不好,导致资金回笼慢。这可急坏了亿晟公司CEO肖剑,于是赶紧联系田洪斌,请他帮忙解决资金问题。
“围墙里的事帮办到底,围墙外的事包办到位。”田洪斌说,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让企业在这里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这也是桃城高新区高水平发展的“密钥”。
一方面有呼必应,一方面无事不扰。2月18日,在衡水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赵莉萍表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一业一查”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固定化、规范化,避免了多头检查、随意检查。去年,该市开展“一业一查”部门联合随机抽查577次,部门联合抽查占比达83.31%。今年,将继续推行“一业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督管理模式,让监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在衡水市滨湖新区,涉企部门对每个月的检查工作进行“精细化”梳理和分解,合并同类项,归纳检查内容,切实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检查,不越位,不当“千手观音”,不犯“多动症”。同时,根据日常监管动态、行政处罚记录等信息将辖区公司进行动态分级,除全市统一行动和专项行动外,减少对经营良好和守信企业的检查次数,将更多精力聚焦失信企业、重点行业和高风险领域,使监管举措更具靶向性、针对性、长效性。
为进一步完善与经营主体的沟通渠道,提升服务经营主体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今年,衡水将充分的发挥“12345+衡企通”平台作用,全方位响应企业的咨询、投诉、举报等多元需求,确保企业的每一项诉求都能快速响应、精准定位、扎实解决,形成高效的助企服务闭环。
同时,衡水市正在加紧开发“衡水益链驿站”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本市重点产业链,精心打造四大功能站点。其中,“政策广播站”及时推送最新政策信息,确保企业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政策动态,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政策指引;“诉求叫应站”快速响应企业诉求,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供需联通站”精准对接企业间的供需,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效能;“要素加油站”整合创新资源、资金、人才等关键要素,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我们将通过‘衡水益链驿站’线上公共服务平台,串联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今年计划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助力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升级。”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万秋生说。
此外,衡水还定期组织重点企业座谈会,邀请各行业企业代表与市、县领导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及时作出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记者邢云)
2月18日,雄安新区召开外贸外资工作会议。会议通报,1月份雄安新区外贸外资质量齐增,双双实现“开门红”,交出亮眼成绩单。1月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9%;实际使用外资2293万美元,同比实现全额增长。进出口规模和实际利用外资水平双双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外向型经济活力迸发。
会议指出,去年以来雄安新区外贸外资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贸易新业态持续发展。新区落地省内首票跨境电子商务特殊区域出口海外仓业务及首票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实现9610、9710、9810、1210“全模式”覆盖。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开业,朱各庄、白洋淀等产业园高质量运营,佳利达、颐高等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在自贸大厦布局发展。“资源”要素加快汇聚。2月份,雄安佳利达在综合保税区内打造的物流分拨中心正式开仓运营,致力于服务京津冀地区电子配件物流业务。2024年,新落地外商投资企业22家,同比增长超2倍。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新增50家,同比增长25%。利用外资结构一直在优化。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外商开始在新区投资兴业,投资来源日益多元化。企业到资大多数来源于高端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外贸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稳外贸稳外资的决策部署,总结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推动新区外贸外资工作提质增效,为新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会议强调,雄安新区各级商务部门、片区经管部门要继续以“上台阶”为目标导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开门红”成为“全年红”“持续红”,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聚焦本地产业基础,深挖企业出口潜力。二是全力做好投资促进工作,着眼“做增量”,与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大外向型企业招引力度。三是全方面提升为企服务意识,树牢“企业至上”思想,逐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强化企业基层服务。
蛇年春节过后,河北各地工人及时返岗企业有序开工,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为全年高水平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河北喜力德五金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在检查设备正常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昆 摄
永年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李明表示,今年以来,永年区通过举办国际紧固件展会、免费为企业代办进出口资质等方式,助力当地紧固件企业拓宽海外市场。
加工、装配、测试……在保定市玄云涡喷动力设备研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伴随着阵阵轰鸣声,工人们加紧生产新型号涡喷发动机。
公司技术主管刘沛敏说:“我们生产的这批新型号涡喷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推重比高、加速快、油耗低等特点,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应急、消防、物流等飞行器领域。”
在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工程橡胶产品做压力测试。新华社记者 王昆 摄
“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10%。目前,员工返岗率已达到95%以上,全力保障订单按时交付。”公司密炼车间主任朱秀宝表示,实现首季“开门红”对稳定全年生产经营、提振士气至关重要。
为确保企业生产跑出“加速度”,衡水高新区提前谋划、精准施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支持措施。
衡水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文忠表示,高新区有关部门深入研究政策、精心谋划项目,目前已成功推动多个设备更新项目的谋划申报,为企业组织研发技术、设备更新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记者王昆)
Copyright © 2012-2018 星空体育官网网址在线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1974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