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市场上,汽车按照动力类型可大致分为多种,例如传统的纯燃油车、无需充电的油电混合动力车,以及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这些不一样的车辆,各自具有独特的优缺点。身边不少朋友担心纯燃油车会很快被取代,加之现在油价持续高涨,为降低未来用车开支,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之前,便盲目选择了油电混动车型。经过三年使用后,他们才意识到,虽然插电混动型稍显良好,但非插電版的油電混動車尽管有明显优势,却存在三个主体问题,其实省下来的燃料费用并未真正节省开支。
无论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还是非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它们最显著的特点或优点是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同时也避免了续航焦虑。特别是国产的插电混动车型,在使用中,一箱油可以让车辆行驶近1000公里,比亚迪最新款秦L更是不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超过2000公里的续航。2000公里意味着什么呢?以比亚迪秦L为例,其油箱容积为65升,满箱加油约需520元,而在家充满16度电只需不到10元,就能驾驶达到2000公里,相当于每公里花费仅2毛7分。而如今即使是小型纯燃油车,每一公里也要耗费5到6毛钱。这两者一比较,显而易见,混合动力车的 fuel consumption 确实相对较低。
即使是丰田的一些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虽然其油耗未必能与插电混动车型相提并论,但依然可以算得上非常低。以丰田凯美瑞2.0双擎为例,厂家提供的百公里油耗为4.2升。然而在实际驾驶中,只要不进行激烈驾驶,平均油耗大约也只有5升左右,这样折算下来每公里的费用仅需4毛钱。相比之下,以前老款凯美瑞的平均油耗普遍在8升左右,有些驾驶者甚至会长期维持在9升以上。尽管没有比亚迪的插电混动那么省油,但它明显比传统燃油车经济了很多。
当前的混合动力车型,无论是插电式混动还是油电混动,在低速行驶时均可依赖电力驱动。采用电力驱动车辆的优点是起步时更具动力感,告别了传统燃油车那种笨重缓慢的启动体验。对于纯燃油车而言,正常的情况下,除非排量较大,否则起步速度都相对较慢。在启程初期,需要猛踩油门以提升发动机转速,以此来实现快速加速;然而,这样往往会导致发动机噪音增大且耗油增加。如果你常在市区驾驶,就会发现混合动力车显得更为灵活,更易于穿插和超越,总体驾驭体验更为出色。
混动车与目前的电动车不同,后者常常让人担心续航问题。混动车主要是依靠燃油驱动,而电池则起到辅助作用,即使不充电也能正常行驶。特别是非插电式的混动汽车,用起来和传统燃油车基本上没有区别,加油时只需注重加满即可。在动力更强、耗油较低的情况下,你几乎没办法察觉它与普通汽油车之间有何差别,更加不用说在长途驾驶中感受到续航压力。然而,这类车辆也存在三大明显缺陷,可以简单总结为:节省了燃料,但并未降低开销。
如果要谈论便宜的选择,最实惠的无疑是纯燃油驱动的车型。例如,丰田凯美瑞2.0E精英版的官方指导价为17.18万,这是一款入门级燃油车。实际上,当到店时还会有各种综合优惠,使得价格更加低廉。在一些地区甚至有人提到售价已降至15万元。不过,与之相比,入门版本2.0EH双擎车型虽然在24款当中定价相比来说较低,但仍然比燃油版贵了约一万元。此外,两者都是蓝牌车,所以税费也是一样都不能少。
通过对比这两款车型,能够准确的看出,传统燃油车虽然油耗相比来说较高,但普遍的平均油耗约为8L。而混合动力车型则在5L左右,两者之间的差距是3升。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每行驶100公里,仅能省下24元。考虑到大多数人上班赚钱养家,如果不每天驾车上下班,一年下来通常也就开个5000到10000公里。如果你每年只开5000公里,那么需花七八年的时间才能弥补多出的购车费用。即便是每年驾驶10000公里,也同样需要四五年的时光才能回本。目前只有一些国产能够申请绿牌的插电式混动车型价格上的优势明显,相对来说更具经济性。
在许多大城市,如果想要为燃油车申请牌照,常常要通过摇号的方式。只有获得了牌照后才能购车。这一过程特别大程度上依赖于运气,运气好的话,有可能是在不到一年内就能摇中号,而运气差的人则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几年的时间才有机会得到一个号。如果你想买这类车辆,就必须耐心等待。即使是在我们这样的较小城市,购买这种车型也并不划算,因没有绿牌。在购车时无法享受到新能源相关的补贴,就像之前提到的一样,该交的税费还是会如数到账。而且,如果你用蓝牌车辆前往大城市,还会面临限行的问题。
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则不一样,它们拥有绿牌,购车时能够轻松的享受购置税的减免。此外,在大城市中,这类车辆随时都能上牌,并且不受限行政策的影响。对比之下,油电混动车型显得相当吃亏,其唯一的优势只是油耗略低于传统燃油车而已。
电动车在后期的使用成本主要由电费和保险费构成。如果运气不好,可能还需要自掏腰包更换电池。然而,即便如此,对于用车频率较高的情况而言,电动车的整体使用成本依然低于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毕竟,油电混合车辆虽说燃油消耗较低,但每百公里至少也要消耗4升燃料。在繁忙业务下,一年开两万公里是很常见的,这样就需消耗超过800升汽油,折算下来大约需要6400元左右。而绝大多数家庭用电动车都是配备有家用充电桩,在行驶2万公里时产生的费用不会超过2000元。因此,仅是10年的燃料费用,就会多花出去4.4万元。
尽管电动车的保险费用相较于燃油车略高,但很多使用电动车的人表示,他们的保险并没有贵太多。我咨询了一位在保险公司工作的朋友,他告诉我,通常情况下,电动车的年险费大约会比燃油车贵1000元左右。只有在驾驶过程中发生边缘事件或该车型生产商倒闭时,才可能会引起保费增加。这样计算下来,十年间保费差异为1万元,再加上之前提到的4.4万元,整体看来,在十年的时间里,相比于电动车, 混合动力车多花了3.4万元。
油电混合动力车的保养费用相较于电动车更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以B级车为例,在4S店进行一次简单保养要消耗800元,假设使用10年,加上变速箱油的更换费用,总开销接近1万元。而同样行驶10年,电动车的维护成本至少要便宜一半。因此,相比之下,经过十年的时间,混动车可能多消费大约3.9万元。如果十年后运气差一些,比如电池没有质保,就必须考虑更换车辆;而且对开了十年的混动车也可能会产生厌倦,需要更新车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混动汽车价格比电动汽车高出3万元,从长远来看,其实仍是选择电动汽车更加划算。
如今,国产中大型电动车的售价相当具有竞争力。以零跑C01为例,其中大型纯电版的指导价仅为14.88万元,还享有免购置税。而凯美瑞双擎即使经过优惠后价格也要接近16万元,并需缴纳购置税,单在车身价格上就相差近2万元。如果再加上之前提到的3.9万的差距,即便更换了电池,依然会有所剩余,因此毫无疑问,电动车更加经济实惠。
总体而言,虽然混合动力车的缺点显而易见,但如果追求稳定且不想有太多焦虑,混动车确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尽管从长远来看,电动车在10年内的使用成本可能低于混动车,但电池仍然是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未来的发展趋势尚不明朗,总体来说,其可靠性比不上混动车。不过,如果用车频繁的话,根据目前电动汽车的价格水平,用电车还是更加省钱。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